5.8×42mm | ||||||||||||
---|---|---|---|---|---|---|---|---|---|---|---|---|
![]() 5.8×42毫米DBP-87子彈 | ||||||||||||
類型 | 步枪子彈 | |||||||||||
原產地 |
![]() |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 |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
研发日期 | 1979年—1987年 | |||||||||||
生产日期 | 1987年—現在 | |||||||||||
衍生型 |
| |||||||||||
基本规格 | ||||||||||||
彈殼 類型 | 無緣,縮口瓶型 | |||||||||||
彈頭直徑 | 6.00 mm(0.236英寸) | |||||||||||
彈頸直徑 | 6.65 mm(0.262英寸) | |||||||||||
彈肩直徑 | 9.35 mm(0.368英寸) | |||||||||||
殼底直徑 | 10.40 mm(0.409英寸) | |||||||||||
底緣直徑 | 10.42 mm(0.410英寸) | |||||||||||
底緣厚度 | 1.42 mm(0.056英寸) | |||||||||||
彈殼長度 | 42.2 mm(1.66英寸) | |||||||||||
全長 | 58 mm(2.3英寸) | |||||||||||
彈道表現 | ||||||||||||
| ||||||||||||
测试枪管长度:557毫米(21.93英寸) 来源:安東尼·威廉斯 |
5.8×42mm(DBP-87,DBP为源自拼音「弹—步枪—普通」(Dàn Bùqiāng Pŭtōng)的类别代码,按照字面而言是「1987式普通步枪子彈」(Pŭtōng Bùqiāng Dàn, 1987))是一种中国自行研制的步枪子弹。根据官方有限度发出的资料所宣称,这种中国自行研制的子弹比起其他小口径步枪子弹(北约会员国所采用的5.56×45毫米步枪子弹和前苏联的AK-74所使用的5.45×39毫米M74步枪子弹)更加优秀。而另一种衍生型被称为5.8×42毫米“重弹”是专为 班用自動武器 和狙擊步槍所使用。5.8×42毫米“重弹”的尺寸和5.8毫米普通子弹相同,不过彈頭为较长和较流线型的设计以及 彈芯 为沉重的钢,因此射程更远和贯穿力更好。
中国在1979年开始发展5.8×42毫米子弹,并且因为在1987年研制成功而命名為DBP-87。DBP-87式子弹的开发是旨在取代当时解放军使用的7.62×39毫米M43式和5.45×39毫米M74式步枪子弹(在中国分别命名為56式步枪子弹和88式步枪子弹)。为了令使用新子彈的枪支系统更稳定,于是将81式步枪以改变槍管口径的方式把原來的7.62毫米和5.45毫米转换成5.8毫米並且使用这种新型小口径子弹,也就是首枝使用DBP-87式子弹的87式步枪。后来,正式使用的95式步枪(QBZ-95,QBZ为源自拼音“輕武器—步槍—自动”的类别代码)5.8毫米口径步枪终于在1997年首次公开,发射的就是DBP-87式子弹,现在是解放军的制式武器之一。
5.8×42毫米,是一个国际性地倾向相对地小尺寸,重量轻,高初速现役子弹的一个例子。与美国5.56×45毫米北约、苏联5.45×39毫米和中国5.8×42毫米口徑一樣的小口径步枪子弹与过去较大和较重的旧式全威力步枪子弹相比,可让士兵在相同重量以下随身携带更多的弹药,而且相对地较低的 枪机推力 和 自由后座 冲量,有利于轻量化武器设计和提高自动射击时的精度。
2004年6月,一种5.8×42毫米子弹的改进版本作为经过改进以后的95-1式突击步枪(QBZ-95-1)的相配弹药进行同步开发。这两种设计在2010年完成,并且于同年开始生产。这种新的子弹被称为DBP-10。
5.8×42毫米的DBP-87/95式普通弹的彈頭是4.15 公克 重的全金属被甲弹(英文:Full Metal Jacket,简称:FMJ)。从95式步枪(QBZ-95)的463毫米(18.23英吋)长度的标准枪管发射的话,就会具有930米/秒(3,051.18英尺/秒)的槍口初速;从95式机枪(QBB-95)的557毫米(21.93英吋)长度的枪管发射的话,就会具有940—960米/秒(3,084.06—3,149.68英尺/秒)的槍口初速。为了节省成本,材料方面有一些妥协性。特别是,弹壳可以由铁制造,这样比黄铜便宜。为了减少生锈的机会,弹壳覆盖了一层黑褐色、薄薄的保护漆。铁的伸展性仍然低于黄铜,但由於发射时膛室没有十分稳妥的定位,因此降低其性能。此外,最初的DBP-87采用的是廉价但腐蚀性的底火。由于中国的军事预算多年来不断上升,因此改用最新设计的DBP-95,採用無銹蝕底火;此外,DBP-95塗上的是不易脫落的新塗層,不容易在發射過程中累積在槍膛內形成污染。
5.8×42毫米的DBP-88式“重弹”的彈頭比起普通弹重,其重量為5 公克 。從95式机枪(QBB-95)的463毫米(18.23英吋)长度的枪管发射的话,就会具有970米/秒(3,182.48英尺/秒)的槍口初速;從88式狙擊步槍(QBU-88)的620毫米(24.41英吋)长度的枪管发射的话,就会具有895米/秒(2,936.41英尺/秒)的枪口初速。它的有效射程是800公尺(874.89码,3,280.84英尺),並且可以在1,000公尺(1,093.61碼,3,280.84英尺,0.62英里)的距离一击贯穿3毫米的钢板。据报道所知,在600公尺(656.17码,1,968.5英尺)的距离的精度已經是非常好。
一种为了提高88式狙击步枪那不断被射手所投诉的准确度的新型 比赛等级 已经设计完成,虽然目前仍然没有相关的正式信息传出。
中国声称,5.8×42毫米(DBP-87)比起5.56×45毫米NATO和5.45×39毫米M74这两种子彈具有更好的贯穿力。然而,同樣地与这两种弹药相比,DBP-87并不会因为弹头击穿软组织和无保护的组织而失稳,继而出现翻滚和碎裂以增加威力,因此其 制止力 不那么高。
最新版本的DBP-10已经设计完成,以配合所有目前现役的5.8毫米口径武器,并且将会取代所有先前的5.8×42毫米子弹。主要改进包括一个流线型的造型,无腐蚀性底火,钢芯的直径减少和将以前为镀铜钢芯改为被甲的铜基合金。主要的改进包括一个流线型的形状,非腐蚀性 底火 ,在钢制弹芯的直径縮小,和改用铜基合金包覆(以前为铜包覆钢)。它具有燃烧得更清洁的裝藥,以免在发射后于武器内部留下残渣,以及让较重的77格令弹頭更有效地贯穿 護甲 和其他坚硬物质。
原因分析初期彈頭頭部采用雙弧形(R100/R40)設計,彈頭弧形部較“胖”,彈形係數約為0.98,飛行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較大,導致落點動能偏低,1,000公尺處落點動能僅為200焦耳。外彈道試驗結果顯示,1,000公尺處侵徹威力餘量很小,800公尺彈道一致性也難以滿足要求。
對上述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並經多方麵探討和試驗後認為:槍彈在槍管中飛行穩定性不足是導致射擊密集度差的主要原因;槍彈對槍管磨損嚴重,造成槍管壽命降低。
因为在热枪管状态下,枪管和弹头会同时发生变形,当枪与弹的配合受影响时,就会导致枪管对弹头的旋转一侧压力变小,对弹头旋转运动的束缚变小,弹头在膛内及出枪口的旋转速度下降,从而子弹在出枪口时章动(自转的物体自转角速度不够大时,其对称轴会在某一个平面内摆动,这个摆动即是章动)变大。另外,与覆铜“钢”材料的弹头相比,H90全铜被甲弹头受热后硬度降低幅度较大,更易出现散布增大的缺陷。
針對這些問題,中国枪弹专家的改進措施包括: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DBP10式5.8毫米普通彈在彈頭高度、尾錐長度和彈頭質量、初速等參數保持與原方案相同的條件下,1,000公尺(1,093.61碼,3,280.84英尺,0.62英里)處落點動能較原方案提高了20焦耳左右,保證了1,000米侵徹效果,改善了800米的彈道一致性。並能夠滿足對步槍、短步槍、班用機槍規定的冷、熱槍管狀態下100公尺平均彈著點偏差的指標要求,且在熱槍管狀態下散布有明顯改善;班用机枪枪管寿命也可达20,000發。